斯蒂芬·茨威格在其传世之作《断头王后》中曾写下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:她那时正值青春年少股票配资资讯网站,尚未领悟命运所赐予的一切馈赠,都已在冥冥之中标注了相应的代价。这位集美貌与悲剧于一身的断头王后,正是奥地利公主出身、后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王后的玛丽·安托瓦内特。
1755年11月2日,玛丽·安托瓦内特降生于维也纳美泉宫的鎏金摇篮中。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玛丽亚·特蕾莎女皇最年幼的掌上明珠,她自幼便展露出惊人的美貌。宫廷记载中有一个令人莞尔的轶事:七岁的小玛丽在一次宫廷舞会上邂逅了六岁的音乐神童莫扎特,当这位小天才演奏完《小星星变奏曲》后,竟大胆地向公主索吻作为奖赏,引得女皇陛下开怀大笑。
命运的转折发生在玛丽十一岁那年。为巩固奥法联盟,法国王室向这位哈布斯堡王朝的明珠抛出联姻的橄榄枝。1770年5月,十四岁的玛丽泪别故土,乘坐镶金马车穿越欧洲大陆,最终在凡尔赛宫镜厅与王储路易·奥古斯特举行盛大婚礼。1774年路易十五因天花驾崩后,年轻的夫妇加冕为法国国王与王后。然而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王后对治国理政一窍不通,终日沉迷于享乐,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。
展开剩余64%玛丽王后将骄纵任性的公主做派发挥到极致:她痴迷于化装舞会的狂欢,醉心于珠宝华服的收集,凡尔赛宫的地板上永远散落着价值连城的宝石。她挥霍无度的作风赢得了赤字夫人的恶名,其私人剧院每周举办三场歌剧演出,仅1785年就订购了300套新礼服。最令人咋舌的是,路易十六为讨爱妻欢心,斥巨资重建小特里亚农宫。据宫廷账簿记载,这座洛可可风格的梦幻宫殿前后耗费76万法郎——相当于当时巴黎普通市民300年的收入。
但这位看似肤浅的享乐主义者,在法国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却展现出令人意外的坚韧。从巴士底狱的阴冷囚室到革命法庭的被告席,直至面对森冷的断头台,她始终保持着王室的雍容气度。历史学者常将玛丽与唐玄宗时代的杨贵妃相提并论——她们都成为阶级矛盾的替罪羊。诚然,王后的奢靡生活难辞其咎,但将波旁王朝的覆灭归罪于一个女人的挥霍实属荒谬。
深究根源,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财政危机已使法国经济千疮百孔,路易十五晚期的荒淫无度更使国库空虚。玛丽恰逢社会矛盾总爆发的风口浪尖,其奢侈行径成为压垮君主制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加之她奥地利公主的身份,法国民众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宿怨尽数倾泻在她身上。1793年10月16日正午,当玛丽王后步上革命广场的断头台时,绑缚的双手使她不慎踩到刽子手桑松的皮靴。在生命最后的瞬间,这位38岁的王后仍保持着贵族风范,轻声说道:请原谅,先生,我并非有意。随着铡刀落下,一个时代就此终结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